吴亮律师
一、婚前房产婚后有必要共同还贷吗1、婚前房产婚后一般没有必要共同还贷,如果是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,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,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的,房产属于夫妻双方共同所有。2、
关于夫妻离婚后孩子能否跟随母亲姓氏的问题,根据《民法典》的规定,孩子是可以跟随母亲姓的,但前提是必须得到另一方的同意。因为未成年孩子改姓需要父母双方的共同意见,所以如果想改姓,建议和对方充分沟通并达成一致。成年后,孩子可以自行申请改姓。但请注意,任何改动都需要遵守法律规定,以防引发法律纠纷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离婚后关于孩子是否改姓的问题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。如果孩子是未成年状态,那么需要得到另一方的同意才
聊天记录的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。合同、协议形式没有特别规定,当事人订立合同,可以采用书面形式、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。只要合同是具有行为能力人真实的意思表示,不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不违背公序良俗,无论是什么形式,合同都有效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,当事人订立合同,可以采用书面形式、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口头协议如果不违法国家法律规定的应当认定有效,但是需要举证证明口头证明约定的事实
房子退税政策是:购房时适用税率错误的,经税务窗口工作人员验证通过可以退税;购房合同房屋面积大于产权证房屋面积的,凭房屋产权证及开发商退款证明可以退税;房屋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拆迁享受拆迁优惠的,可以退税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向主管部门进行了解
对公司恶意克扣工资的情况,您可以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的规定来应对。公司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足额支付工资。如果公司违反了这一义务,您有权要求公司补发工资,并考虑向当地法院申请支付令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仅关乎您的生活需求,也有助于预防可能的法律纠纷并维护公司的良好声誉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针对公司克扣工资的行为,您可以采取两种主要策略:一是与公司进行协商解决,要
有证据证明是挂靠别人的证件经营的吗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你好,须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这个是可以提出变更
交通事故发生后,伤者应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伤残鉴定,通常这个期限为30日内,最长不超过60日。按照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》,公安机关将与鉴定机构合作,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和鉴定工作。请当事人及时咨询并安排鉴定,以免影响案件处理和自身权益保障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针对交通事故后的伤残鉴定,准备必要的材料如诊断证明、病历和伤残鉴定申请书,在30日内完成鉴定是常规流程。如遇复杂情况,可根据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
车子抵押不一定需夫妻签字,但涉及共同财产则需双方同意。《民法典》规定,共同财产抵押需共有人同意,否则可能影响抵押效力,导致债务纠纷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车子抵押看财产归属。个人财产:单方签字抵押;共同财产:双方签字。具体操作:1. 确认车辆归属,查阅产权证;2. 如为共同财产,与配偶沟通并共同签字;3. 单方签字时,确保不涉及共同财产,避免后续纠纷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
外地孩子在大连转学需遵循一定手续。分析说明:外地孩子转学到大连,需满足一定条件,如监护人户籍迁入大连或在大连工作等。转学手续包括向原校申请转学并获取转学联系表,向拟转入学校提交申请及材料,经双方学校及教育局审核盖章。此过程涉及学籍的变动,需确保所有材料真实有效,否则可能影响转学结果。提醒:若转学手续长时间未获批准,或遭遇学校、教育局推诿扯皮,表明问题比较严重,应及时寻求教育主管部门或法律途径解决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
离婚后不让看孩子的解决办法:第一,双方可以通过居委会或者是村委为媒介,进行协商;第二,协商不成的,拥有探望权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人民法院保障自己的探望权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的规定,离婚后,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,有探望子女的权利,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。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、时间由当事人协议;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判决。父或者母探望子女,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,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;中止的事由消失后,应当恢复探望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
友情链接: